关于我们

ABOUT US

千年王叔和,百年淑和堂

 

晋太康元年(280),王叔和无疾而终于襄阳,终年79岁,葬于岘山之麓。襄阳人民感念他,至今其墓尚存,今墓碑为1983年襄樊市人民政府所立,为晋太医令王叔和之墓九个大字,当代书法家张樊书丹,用墨厚重,笔力遒劲。至今襄阳民间仍流传有襄阳有个王叔和,死人能医活的说法。

 

▲王叔和墓北侧有唐代大诗人杜甫衣冠冢。一神医、一诗圣,朝夕相伴,料不寂寞。

 

▲王叔和整理千古奇书《伤寒杂病论》,著述传世佳作《脉经》,在中医学发展史上,是重大的成就,也是中国医学对世界医学做出的伟大贡献。

 

▲程氏先祖为王叔和亲传弟子,深刻理解并实践了中医学的学习与传承,遵古、博古、习古之书以继承前学,知新、用新、创新理论以发扬医理

 

▲为纪念王叔和先生,为传扬王叔和中医药文化,程氏先祖于1896年(清光绪二十二年)建立“淑和堂”门派,并开办“淑和堂”中医馆。

 

▲“淑”为尊者讳,在叔字前加三点水,意在告诉程氏后人,要饮水思源,不忘根本。

 

▲这一百多年来,淑和堂始终秉承“医德至上、医理至清、医技至高”的中医专业精神和“正心、正念、正行”的价值观,致力于传承和弘扬王叔和先生的中医文化和学术思想,以弘扬中医文化,发展健康事业为己任,普济众生,贯彻“以人为本、治病为要、为民除疾”的医疗服务原则,首倡“中医生活化,健康进万家”的理念,守正创新,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高度认可和评价。

 

▲千年薪火,百年传承,淑和堂将以“传承王叔和精神,弘扬新中医文化”为企业使命,将“淑和堂”的医学智慧与仁爱之心传递到更多人的心中,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!

 

企业价值观

OUR VALUES

  • 正心

    Integrity

    正念

    Mindfulness

  • 正行

    Right Action

程爱民

淑和堂第七代掌门人

副主任医师

 

淑和堂国医馆(始于1896)

 

第七代掌门人

 

武汉淑和岐黄文化研究院院长

 

淑和新中医流派   创始人

 

教育背景

幼承庭训,受中医文化熏陶熟读经典,9岁随父侍诊,1993年考入湖北中医药大学,先后师从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张六通、湖北著名中医万斌、国医大师姚梅龄等多位教授,在三甲医院工作历练11年,结合家传所学、科班理论及师承精髓,对中医疼痛科、内科、妇科、儿科等学科的疑难杂症均有独到见解和治疗方法,深受患者的信任和爱戴。

 

专业实践

程院长从医近30年,已接诊患者近10万人次,致力于传承和创新淑和堂中医文化精髓,并通过吸收现代医学优秀技术,在多年的行医实践中,创立并发展了“淑和新中医流派”,被誉为“淑和新中医领军人物”。

 

专业成就

程院长的中医治病思路、认知维度在行业内遥遥领先,他在“守正创新”的原则下创立了“淑和新中医理论”,并开发了淑和堂三大核心竞争力项目:小罐经方贴、儿童体质调理及慢病调理项目。

 

淑和堂第七代掌门人程爱民院长,1993年考入湖北中医药大学,先后师从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张六通、湖北著名中医万斌、国医大师姚梅龄等多位教授。

 

在三甲医院工作历练11年,结合家传所学、科班理论及师承精髓,对中医儿科、疼痛科、内科、妇科等学科的疑难杂症均有独到见解和治疗方法,深受患者的信任和爱戴。

 

程院长幼承庭训,熟读经典,9岁随父侍诊。和父亲的徒弟们一起见证了无数个疑难案例和绝症病人,都在父亲的医治下恢复了健康。其中一个晚期肝硬化腹水的病人经过治疗康复后,至今仍还健在。他的大女儿后来还成为淑和堂的药剂师,在淑和堂工作了40多年,2023年办理了退休手续。诸如此类的案例,在淑和堂是举不胜举,每一个病案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和故事。

 

程院长于2017-2020年期间,受国药控股集团、华润三九集团、康仁堂集团等公司邀请,在全国各地讲课,传授中医内治法,线上线下有上万个医生听过程院长的课程。其创立的“24小时治愈感冒法”,至今仍然广受基层诊所医生的好评。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医文化和技术,程院长特别研发了中医外治法系列课程和项目,尤其是淑和堂小罐贴项目,一经推出,立即获得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!

 

多年来,淑和堂第七代掌门人程爱民院长致力于推广中医传统文化,把祖辈传下来的中医技术、中医基本理念和现代养身技术相结合,创造出了前沿的医养结合新模式!首次提出“中医生活化,健康进万家”的理念!